哪位帮忙提供一些关于"中世纪教会音乐中声乐和器乐的发展"的资料?急!急!急!!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3 21:44:44
最好全面一些的. 谢谢了.

英国经文歌 经文歌在英国看来也有了广泛的发展。13世纪(以及整个14世纪)中,英国的音乐活动显然很多,但许多手稿没有流传下来。然而,大量的残篇,用于装订的羊皮纸上的作品以及零散的单页,近年来都有发现,因此能够重建其中的某些音乐。

最大的一组作品似乎源于伍斯特大教堂(伍斯特是英国中西部的一个城市),它包括的单页(共40页或50页,多少处于完整的状态)被称为伍斯特残篇(Worcester Fragments)。伦敦、牛津和英国其他图书馆所藏的部分其他手稿和单页,也提供证据,说明英国音乐传统是生动的和精致的,它越来越受到法国风格的影响。

在13世纪晚期,英国的经文歌同它们的法国对应物有两个因素是不同的。第一,前者都是宗教的拉丁语歌词谱写的,大多数都是歌颂圣母马利亚的,它们似乎不像法国那样有意于用当地语言和世俗诗歌来写经文歌。第二,很多英国的经文歌不是以素歌的片断为基础,而是根据新创作的名为pes(“基础低音”)的旋律乐句来创作。“pes”这字的意思是“脚”或“基础”。基础低音通常在整个作品中要重复若干次,产生出一种固定不变的旋律和节奏的支持,在后世的音乐中它被称为“固定音型(ostinato)”。在这种反复的支撑声部(它很可能是由乐器演奏的)之上,上方声部演唱两种拉丁语歌词,并常常爱用声部交换的手法。

正如上述,声部交换就是两个声部(有时多于两个声部)交换乐句的一种技巧。一个声部唱一个乐句(A),而另一个声部就唱不同的乐句(B)。然后,每一个声部就简单地重复另一个声部的音乐。

A B
B A

有时这一技巧作为一种结构手法而扩大使用到整个作品,这样产生出的作品被称为龙德勒斯(rondellus)。一首龙德勒斯可以写在一个基础低音之上,或者支撑声部也可以参加声部交换,这样产生了一首三声部的龙德勒斯。一首轮唱的歌曲(罗塔rota)有时也用基础低音来创作。13世纪一个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歌曲《夏天来了》,有时也被称为“夏天卡农曲”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5世纪英国最活跃的作曲家是邓斯泰布尔。他是英国文艺复兴前最伟大的作曲家。他的音乐天赋超过了他同